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山脉过渡区森林群落的建群种,以及验证植物多样性是否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沿天津最高峰聚仙峰设置海拔样带,分析得出:(1)乔木、灌木和草本层优势种垂直变化规律不同.乔木层物种组成具有变化规律,研究区下部是槲栎和栓皮栎,随海拔升高核桃楸占优势并混生油松,然后蒙古栎占优势地位,至山顶发展为紫椴和蒙古栎混交林,槲栎和栓皮栎为伴生种,可见栎属植物不仅在各海拔段均有分布,而且优势地位显著,是该区群落的建群种;灌木层以小花溲疏为各海拔段绝对优势种;草本层优势种无规律.(2)α多样性指数具有垂直变化规律.物种多样性S在600~700m(中低海拔)最高;Simpson指数在800 ~ 900 m(中高海拔)最高,群落信息量和复杂度达到最大值;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均为双峰格局,数值在700~800m(中海拔)低于两侧.因此,燕山和太行山脉过渡区聚仙峰的物种多样性不支持“中间高度膨胀”理论.研究结果和结论丰富了山脉过渡区生态学理论,也提供了北方山地植物多样性信息.
推荐文章
山西太行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物种多样性
太行山
环境因子
多元回归
太行山前南峪旅游区景观格局及其多样性研究
太行山
前南峪
景观格局
多样性指数
太行山猕猴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猕猴(Macaca mulatta)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太行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燕山和太行山过渡区植物多样性垂直变化特点
来源期刊 植物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过渡区 植被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81
页数 9页 分类号 Q145+.2
字数 61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7.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宝政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12 47 4.0 6.0
2 曹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8 36 4.0 5.0
3 孙丰宾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6 12 2.0 3.0
4 陈国平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48 5.0 6.0
5 丛明旸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8)
共引文献  (766)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渡区
植被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研究
双月刊
1673-5102
23-1480/S
大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14-7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9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