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对比研究,发现该生长型裂谷盆地受基底属性影响,主要发育陡断面地堑型盆地结构,沿边界主控断裂走向发育背离型和接近型两类主要调节构造,沿边界主控断裂倾向主要发育地垒式和地堑式两类调节构造.构造样式控制了主要成藏条件:陡断面地堑式裂谷能够形成沉积范围广、厚度大的湖相优质烃源岩;裂谷间走向调节构造属于一级调节带,控制长轴辫状河三角洲的展布;裂谷内错断的边界断裂带属于次级走向调节构造,控制中小型扇三角州的发育.倾向调节构造形成的断鼻、断块圈闭,为该类盆地的主要油气藏类型.
推荐文章
东非裂谷系东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裂谷
半地堑
成藏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南洛基查盆地
东非裂谷系东支
青东凹陷走滑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走滑断层
构造样式
烃源岩
热演化
构造圈闭
油气运聚
油气藏分布
青东凹陷
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油气成藏规律
South Lokichar盆地
油气地质
油气富集特征
成藏规律
东非裂谷
南亚平宁地区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构造带
油气成藏要素
构造古地理
前陆盆地
南亚平宁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非裂谷系西支构造样式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东非裂谷系西支 生长型裂谷盆地 盆地结构 调节构造 成藏条件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15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40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17.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亚 79 2311 26.0 47.0
2 温志新 52 596 14.0 23.0
3 王兆明 54 707 14.0 25.0
4 宋成鹏 17 150 7.0 12.0
5 陈曦 39 235 6.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非裂谷系西支
生长型裂谷盆地
盆地结构
调节构造
成藏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