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混合量子点(QD)发光二极管(QLED)的性能,利用红、绿量子点混合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oly-TPD/QDs(红、绿1:1混合)/ZnO/Al的橙光QLED,并与结构为ITO/PEDOT:PSS/poly-TPD/QDs(红光)/ZnO/A1的红光QLED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红、绿QD混合的橙光QLED的制备方法是有效的,制备的橙光QLED电流密度和亮度均小于红光QLED,但电流效率远大于红光QLED.研究发现,器件性能与各功能层能级以及厚度密切相关,应通过选取适当能级的发光层材料,将注入的空穴以及电子同时限制在发光层内从而提高器件的电流效率,并调节各功能层厚度使得载流子注入平衡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近红外荧光量子点的防伪技术基础研究
近红外
荧光量子点
发射峰比值
信息载体
一种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其表征
氧化石墨烯
碳量子点
超声分散
荧光特性
氮掺杂黄色碳荧光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碳量子点
邻苯二胺
黄色荧光
水热合成
以巯基羧酸为混合稳定剂制备CdTe量子点
CdTe
量子点
荧光
巯基乙酸
巯基丙酸
水溶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混合量子点的橙光量子点LED制备
来源期刊 光电子·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 能级 载流子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光电子器件和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9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7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36/j.joel.2017.09.01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邓化 59 259 10.0 12.0
2 陈雯柏 59 214 9.0 12.0
3 叶继兴 8 12 2.0 3.0
4 马航 5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
能级
载流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电子·激光
月刊
1005-0086
12-1182/O4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63号
6-12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8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3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