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PACl在某些水质条件下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PACl-PAM复合絮凝剂处理高岭土-腐殖酸体系的混凝过程.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铝系混凝剂(PACl2.2)时,DOC与浊度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H为7.0时两者的去除率最高.要达到80%以上浊度去除率、60%以上DOC去除率,3种混凝剂(PACl,PACl+0.25 g/L PAM-1,PACl+ 0.50 g/L PAM-1)中铝系混凝剂的投加量(以Al计)从0.10 mmol/L下降到0.06 mmol/L.当复配混凝剂中PAM浓度小于0.50g/L时,浊度与DOC的去除率随PAM浓度的增大而升高;PAM浓度大于0.50g/L后,浊度与DOC的去除率快速下降,且阳离子度为75%的PAM-3的混凝效果下降最为明显.当混凝剂中含有阳离子度为75%的PAM时,浊度下降较为明显且絮体的沉降性能更好.
推荐文章
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湿地进水预处理试验
PAC
PAM
复合絮凝剂
人工湿地
预处理
PAM/蒙脱土纳米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
原位插层聚合
聚丙烯酰胺改性蒙脱土
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型无机微粒体系的混凝脱色研究
胶体微颗粒
微生物絮凝剂
混凝
脱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ACl-PAM复合絮凝剂处理高岭土-腐殖酸体系的混凝过程
来源期刊 供水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凝 聚丙烯酰胺 复配 离子度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91.22
字数 42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353.2017.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慧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1272 19.0 33.0
2 武仁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0 3.0 3.0
3 齐敦哲 6 9 2.0 2.0
4 赵欣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凝
聚丙烯酰胺
复配
离子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供水技术
双月刊
1673-9353
12-1393/TU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54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