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方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经诱导建立IgA肾病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对照组(n=10)及治疗组(n=10),另取10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n=10).造模结束后,治疗组予固本通络方1.67mL/(g·d)灌胃治疗,对照组予非诺贝特30 mg/(kg·d)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均连续12周.造模前、治疗开始时(第0周)和第12周末时,测定各组小鼠尿白蛋白;治疗第12周末处死小鼠后取肾组织,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系膜区IgA沉积,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s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I-FABP)、4-羟壬烯醛(4 hydroxy-2-nonenal,4-HNE)、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PPARα、L-FABPmRNA表达.结果 治疗第12周末,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尿白蛋白增加,肾小球系膜区有病理损伤,肾组织PPARα、L-FABP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4-HNE和HO-1的蛋白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尿白蛋白降低,系膜区病理损伤减轻,肾组织PPARα、L FABP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高,4-HNE和HO-1的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本通络方能有效改善IgA肾病小鼠蛋白尿及肾小球系膜区病理损伤,可能与其调节PPARα、L-FABP的表达,进而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推荐文章
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Peyer小结B淋巴细胞IgA类别转换的影响
IgA肾病
Peyer小结
B淋巴细胞
IgA类别转换
TGF-β/Smad3
固本通络方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氧化应激
足细胞凋亡
糖尿病肾病
健肾片对IgA肾病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健肾片
IgA肾病
模型大鼠
抗氧化作用
药理实验
绿茶多酚对被动吸烟引起小鼠肺氧化应激的干预研究
绿茶多酚
被动吸烟
肺组织
氧化应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固本通络方对IgA肾病小鼠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IgA肾病 固本通络方 PPARα L-FABP 氧化应激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342 2898 26.0 39.0
2 沈沛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29 123 6.0 10.0
3 黄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26 234 7.0 15.0
4 王娴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5 14 3.0 3.0
5 孙川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3 10 2.0 3.0
6 李雯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13 29 4.0 5.0
10 吴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5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142)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gA肾病
固本通络方
PPARα
L-FABP
氧化应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