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兰坪—思茅(盆地)内部发育的一系列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了显著的弧形构造,其中部呈现反S形构造形态.该地区地壳构造变形方式及其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新生代侧向挤出逃逸密切相关,对其开展地壳构造变形方式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兰坪—思茅盆地中部反S形构造区域四条白垩纪红层剖面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获得南涧牛街地区早白垩世LN-a和LN-b剖面的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Ds=244.7°,Is=-47.3°,Ks=31.6,α95=16.6°(K1j1),和Ds=245.4°,Is=-46.4°,Ks=52.2,α95=9.4°(K1n2),两剖面在99%置信度下通过了McFadden(1990)褶皱检验;小湾镇地区早白垩世NX-a和NX-b剖面(两套地层分属轴向不同的两褶皱)特征剩磁方向分别为Ds=244.9°,Is=-40.2°,Ks=1067.5,α95=2.3°(K1j1)和Ds=182.6°,Is=-42.1°,Ks=335.2,α95=3.7°(K1j2).结合前人在兰坪—思茅地体中部获得的可靠古地磁数据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新生代断裂活动演化过程的分析,指出兰坪—思茅盆地中部弧形反S形构造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兰坪—思茅盆地构造区内部差异性旋转变形作用主要受控于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块体侧向旋转挤出过程中的相互挤压作用和临沧花岗岩基对兰坪—思茅地体侧向顺时针旋转挤出运动的阻挡等一系列构造因素.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应力场重构
青藏高原东南缘
古应力场
有限元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旋转变形分析:以四川盐源盆地古地磁研究为例
磁性地层
旋转变形
新生代
盐源盆地
青藏高原东南缘
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地块古近纪沉积地层古地磁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东南缘
古近纪
川滇地块
古地磁
磁倾角偏低
青藏高原南缘绝对重力测站的非构造重力效应特征
青藏高原南缘
绝对重力
非构造重力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盆地反S型构造属性的古地磁约束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关键词 白垩纪 古地磁 兰坪—思茅盆地 反S形构造成因 旋转变形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9-567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15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仝亚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6 197 9.0 13.0
5 王恒 5 16 3.0 4.0
6 杨振宇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10 31 4.0 5.0
7 徐颖超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4)
共引文献  (135)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5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7(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垩纪
古地磁
兰坪—思茅盆地
反S形构造成因
旋转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