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浅层地温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支持着这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各地因地理环境、浅层地温能资源禀赋条件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发展.如何能更好地利用浅层地温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在多年浅层地温能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开创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因地制宜、多能并举的发展模式,以浅层地温能为主,充分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归纳为"四个结合",并给出浅层地温能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推荐文章
重庆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研究
浅层地温能
赋存条件
适宜性分区
热容量
换热功率
浅层地温场中热对流数值模拟
温度示踪
浅层地温场
热对流
傅立叶级数
近52 a辽宁西部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辽宁西部
浅层地温
倾向率
过渡区间
突变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实现"浅层地温能+"的模式
来源期刊 城市地质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浅层地温能 因地制宜 多能并举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F416.2
字数 76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1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湲 10 13 2.0 2.0
3 李宁波 8 37 2.0 6.0
7 李翔 5 7 2.0 2.0
11 杨俊伟 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层地温能
因地制宜
多能并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地质
季刊
1007-1903
11-5519/P
16开
北京西四环北路123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7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