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伤寒论》对发热的证治对后世发热证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如三阳病发热多为外感发热,三阴病发热多为内伤发热.太阳病发热者,可用汗法解表散热;阳明病发热者可用清、下两法,辨明在经在腑,用清法解毒清热或者用下法泻下里热;少阳病发热者,用和法和解退热;太阴病发热者,可用温法甘温除热;少阴病发热者,辩明寒化热化,寒化者用温法破阴回阳除热,热化者用补法滋阴清热;厥阴病发热者,可用寒热平调法除热.另外,合病并病者,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一种或多种治法;兼有水湿瘀血者,可兼以利水、化湿、化瘀之法;有兼证者,可对证添加相应药物治疗.在针对发热一症的治疗上,太阳以汗法为主,代表方为麻黄汤和桂枝汤.阳明以清、下两法为主,代表方为白虎汤和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和大承气汤).少阳以和法为主,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以温法为主,可用小建中汤甘温除热.少阴以回阳救逆为主,甚者可反佐凉药引经,方用四逆汤类.少阴热化以滋阴清热为主,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厥阴以寒温并用为主,或用乌梅丸、或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或用麻黄升麻汤,热证者用白头翁汤.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
《伤寒论》
治则
治法
祛邪八法
《伤寒论》脾约证浅论
脾约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
上热下寒证
经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发热证治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热 证治 《伤寒论》 张仲景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5-7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7.05.02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辉 35 57 4.0 5.0
2 刘兴兴 4 14 3.0 3.0
3 唐宋 7 113 4.0 7.0
4 张媛 3 14 3.0 3.0
5 李晓宇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热
证治
《伤寒论》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