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国民政府为保存文化教育免遭毁灭,决定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但随着南京、上海相继沦陷,武汉告急,长沙临大再次西迁,到达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在日寇入侵、风雨如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学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造就一大批人才。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沉潜于学术研究或理论创造,以不朽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抗战时期的陕西近代纺织工业
陕西省
纺织工业
抗战时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学术发展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9.2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绍军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 19 4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