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受其理论容量所限,不能满足新兴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需求.锂硫电池因其高理论比容量(1673 mA·h/g),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4倍左右,近年来广受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针对锂硫电池中活性物质硫单质电子、离子电导率低、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溶出、体积变化大等棘手问题,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不断对正极材料结构、负极、电解液、隔膜进行改进,旨在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克服充放电过程中的巨大体积变化,提高电池安全性及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最新的锂硫电池进展,分析了近年来新发展的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吸附多硫化锂、人工SEI保护锂金属负极、新型电解液和隔膜抑制多硫化锂穿梭等突破性技术,展望了锂硫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锂硫电池硫基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多孔介质
电化学
稳定性
锂硫电池中间层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中间层
纳米材料
电化学
功能化
吸附
催化
改善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循环性能
硫正极
锂负极
电解质
锂硫电池回顾与最新发展
锂硫电池
多硫化物
穿梭效应
分级结构
阳极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容量锂硫电池近期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正极 锂金属负极 电解液 隔膜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锂硫电池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4-549
页数 16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15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7.0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磊 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 12 1.0 2.0
2 张魏栋 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 11 1.0 2.0
3 朱守圃 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1 11 1.0 1.0
4 陆盈盈 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3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8)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32)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67)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5(49)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6(33)
  • 参考文献(3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硫电池
硫正极
锂金属负极
电解液
隔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