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碳材料对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将三聚氰胺-二甲亚砜(DMSO)混合溶液真空灌注至大孔碳(MPC)孔道,并通过干燥和煅烧,在MPC孔道内壁均匀担载氮化碳(g-C3N4),得到复合材料g-C3N4/MPC.研究表明,g-C3N4/MPC中由于g-C3N4和MPC的协同作用,强化了聚硫化物的吸附,有效抑制了聚硫化物穿梭,改善了以其为载硫材料的锂硫电池循环性能.另外,MPC和三聚氰胺的较佳质量比为1:1,所得g-C3N4/MPC具有良好的聚硫化物穿梭抑制效果,而且硫电极的导电性也得到有效改善,所制备的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
推荐文章
掺硫 g-C3N4/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掺硫 g-C3N4/PANI
界面聚合
光催化性能
双金属硫化物CuCo2S4的合成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
吸附
合成
锂硫电池
双金属硫化物
尖晶石结构
中空
Mo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三氧化钼
氮化碳
可见光
光催化
GO/Pt-L/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光催化性能
复合材料
g-C3N4
氧化石墨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吸附聚硫化物的高性能g-C3N4/大孔碳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氮化碳 大孔碳材料 聚硫化物吸附 锂硫电池 循环性能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4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30/j.issn.1001-7631.2017.02.0179.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洲鹏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8 20 2.0 4.0
2 蔡美丹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化碳
大孔碳材料
聚硫化物吸附
锂硫电池
循环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双月刊
1001-7631
33-1087/TQ
16开
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工系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8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