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燃烧产生的一系列含碳物质,长期广泛分布于土壤、大气等多种载体中,且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土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空间和生态基础.土壤中的黑碳构成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分,且影响着土壤肥力、结构、有机污染物等多方面.目前,对黑碳的研究集中在其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晚,特别是对土壤中黑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详细分析了土壤黑碳的可能来源(自然火灾、人类农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概括了常见的土壤黑碳来源辨析方法(黑碳形态特征分析、黑碳/有机碳比值分析、黑碳碳同位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土壤黑碳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全球黑碳研究亟待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将来合理制定控制黑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减缓黑碳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土壤黑碳含量及来源——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林业土壤
黑碳
含量
来源
南京市
城市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特征与来源分析
城市化
人类活动
城市土壤
有机碳
黑碳
污染
城市开发和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市开发和建设
气温
降水量
冻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区的土壤黑碳特征及来源研究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黑碳 生物质源 化石燃料源 自然环境 城市功能区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8-66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8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彦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8 601 13.0 24.0
2 周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32 354 8.0 18.0
3 刘恋 10 146 6.0 10.0
4 詹涛 9 18 3.0 4.0
5 杨帅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2)
共引文献  (250)
参考文献  (6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8(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5(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5)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碳
生物质源
化石燃料源
自然环境
城市功能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