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牛对复叶槭Acer negundo、青皮垂柳Salixbabylonica和苦楝Media azedarach3种寄主枝条的室内取食偏好性;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通过在浙江余姚和慈溪的野外诱捕试验,分析了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对两种星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室内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试验结果都显示,光肩星天牛最喜食的寄主植物是复叶槭,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苦楝;而星天牛对这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顺序与光肩星天牛相反,最喜食苦楝,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复叶槭.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中,以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居多,每种寄主挥发物都有几种特有的成分,且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中多种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野外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聚集信息素M(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苦楝配方K(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和柳树配方L(壬醛)都同时诱捕到了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其中,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都表现出比单独使用信息素或者植物挥发物更高的诱捕效果;聚集信息素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雌虫比例更高,而植物挥发物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雄虫比例更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聚集信息素4-庚氧基丁醇和4-庚氧基丁醛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信息素;同时,壬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和β-石竹烯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植物挥发物.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联合使用可以应用于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林间监测技术.
推荐文章
光肩星天牛产卵偏好性及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森林保护学
光肩星天牛
产卵
寄主
挥发物
成分分析
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植物的趋性研究
光肩星天牛
趋性
植物
光肩星天牛对寄主的选择及主要寄主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森林保护学
光肩星天牛
挥发性物质
寄主树种
顶空吸附采样
光肩星天牛对复叶槭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
光肩星天牛
复叶槭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引诱作用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 取食偏好性 信息素 植物挥发物 诱捕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害虫治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1-43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80/j.kcxb.2017.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建庭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16 148 8.0 12.0
2 朱宁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4 55 4.0 4.0
3 张冬勇 2 31 2.0 2.0
4 胡琴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 3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0)
共引文献  (193)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2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
取食偏好性
信息素
植物挥发物
诱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