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气污染除了受本地污染源的影响外,外来污染物的输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本文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HYSPLIT)分析了河南省重污染过程空气输送通道的特征,并结合地面风场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污染发生时的气象背景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1986-2015年冬季气候平均态下,河南省盛行西北气流,空气输送主要来自西北欧亚大陆,经河北、陕西和山西等地区进入河南地区.2015年河南省17次重污染过程主要空气污染输送分别来自南方(32%)、偏北方(24%)和偏东方(27%),3条通道在输送过程中高度基本维持在900 hPa以下;重污染过后西北风加强,南风消失,污染物迅速扩散.由2015年12月5-13日河南地区重污染过程的模拟表明,偏北空气输送通道所占比例虽然不是最高的,但经过污染物浓度高值区携带的污染物较多,同时由于风速减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气象观测资料进一步证明河南省重污染过程发生时处于静稳天气状态,同时东南风带来了较多的水汽输送,相对湿度偏高不利于污染扩散.
推荐文章
基于轨迹模式的临汾市大气污染物来源分析
轨迹模式
K均值聚类
大气污染传输
空气质量
气流输送对北京大气污染物体积分数的影响
后向气流轨迹
聚类分析
大气污染物
气流输送
广东省大气污染典型案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气污染
典型案例
天气形势
后向轨迹
广东省
近年朝阳地区大气污染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大气污染
环境监测
时间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轨迹聚类河南地区大气污染过程空气输送通道研究
来源期刊 气象与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轨迹聚类 大气污染 输送通道 后向轨迹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16
字数 8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7.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玲玲 42 566 15.0 23.0
2 刘琳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2 92 6.0 9.0
3 白永清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5 139 7.0 11.0
4 杨浩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2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6)
共引文献  (645)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1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6(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轨迹聚类
大气污染
输送通道
后向轨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673-503X
21-1531/P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路388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