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基于光梳状波的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OFDM-PON)下行相干检测实验系统的结构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采用多波长的光梳状波发生器作为光线路终端光源,其中一个波长作为传输OFDM信号的信号光,相邻的光波长作为本振光.基于该系统,光网络单元端的相干接收可以实现光相位噪声抵消.由于没有载波偏移和光相位噪声,数字信号处理过程被简化.比较了导频辅助(PA)算法、最大似然(ML)算法和PA+ML算法3种相位估计算法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ML算法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可以将导频子载波的数目减少至2,并且接收机灵敏度可提高至-30 dBm.该OFDM-PON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有望成为下一代光接入网络的解决方案.
推荐文章
基于光移相器的全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研究
正交频分复用
离散傅里叶变换
光移相器
光延迟器
应用于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定时同步设计
定时同步检测
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直接检测
信道同步
时间频率同步
对比验证
基于数字相干叠加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光纤非线性容忍性研究?
光纤通信
光正交频分复用
数字相干叠加
光纤非线性
高速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实现方案研究
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长距离传输
偏振复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光梳状波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系统的算法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光梳状波 同相正交调制器 相干接收机 导频 最大似然估计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光纤光学与光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6
页数 9页 分类号 TN929.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AOS201737.07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如俭 90 512 13.0 17.0
2 汪敏 67 384 11.0 16.0
3 邝彩霞 4 0 0.0 0.0
4 陈荣荣 5 4 1.0 2.0
5 张倩武 10 7 2.0 2.0
6 马俊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光梳状波
同相正交调制器
相干接收机
导频
最大似然估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