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明清医家疫病传变规律的学术观点进行初步辨析.方法 搜集明清医家关于疫气邪犯部位和传变规律相关文献,进行理论辨析.结果 明清医家在疫病邪犯部位上提出了不同观点:戾气入肺是诸家的共识,认为其入心的有万全、叶天士、吴鞠通等,入脑的有万全、吴旻及张介宾,入胃的有袁体庵、喻昌、余霖和吴鞠通,入三焦的有喻昌、周魁和吴鞠通,邪伏膜原的有吴有性.从传变规律看,多数医家认为疫邪首先犯肺,喻昌认为先注中焦,万全认为传心,袁体庵认为传血脉,叶天士、吴鞠通认为逆传心包;顺传胃腑之后,如疫邪未解,喻昌、吴鞠通认为会入下焦.结论 明清医家对戾气首犯脏腑经络、伏藏部位及传变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不同戾气发为不同的疫病,具有不同的病位选择性和传变规律,还会受到患者体质因素的影响.历代医家对于疫病传变规律的观点,需要从理论和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吴澄学术观点初探
吴澄
不居集
外损
理脾阴
清代医家俞震生平及其学术观点述略
古今医案按
俞震
文献
元明清医家对近视的认识
近视
元明清
文献
明清医家吐酸吞酸病证治思想概要
吐酸
吞酸
各家学说
理论探析
胃食管反流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明清医家疫病邪气传变规律学术观点辨析
来源期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疫病 传变规律 戾气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4
字数 56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董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53 13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代
清代
疫病
传变规律
戾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季刊
1008-8164
42-1590/R
湖北省恩施市三孔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