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李传锋研究团队,在实验中利用量子互文性产生出量子非局域性.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呈纠缠态的两个量子.在空间上无论相隔多远,哪怕一个在地球上另一个在月球上,他们仍然保持神秘的联系,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时,另一个瞬间也会发生变化,这种超出人们普通认知范畴的特性,构成了保密量子通讯的基本资源。1935年爱因斯坦提出来后,量子的非局域性经多年实验验证的确存在.但它的产生一直是不解之谜。
推荐文章
量子非局域性与量子通信复杂度研究
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
纠缠态粒子
通信复杂度
量子非局域性
两粒子非最大纠缠态的量子非局域性
量子非局域性
Bell不等式
自旋为1/2的原子
最大纠缠态
纠缠度
利用量子纠缠转移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讯
量子纠缠
EPR对
量子纠缠转移
量子态的非局域关联性
Bell 定理
非局域性
量子关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量子互文性产生量子非局域性
来源期刊 科学中国人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量子非局域性 利用 研究成果 发生变化 量子通讯 爱因斯坦 纠缠态 实验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6
页数 1页 分类号 O41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量子非局域性
利用
研究成果
发生变化
量子通讯
爱因斯坦
纠缠态
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中国人
半月刊
1005-3573
11-3292/G3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号海淀文化艺术
82-59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75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72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