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密度对林木个体生长和林分蓄积量增长均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林分密度与树木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帽儿山4种造林密度(处理Ⅰ:株行距:1.0m×1.0 m,Ⅱ:1.5 m×1.5 m,Ⅲ:2.0 m×2.0 m和Ⅳ:1.5 m×3.0 m)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2-2016年连续测定了林木的胸径和叶生产量(2013、2014和2016年)以及每年的林木枯死状况,并在2013年采用根钻法和内生长法分别对细根(直径≤2.0 mm)和吸收根(直径≤0.5 mm)的现存量和生产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密度最低的处理Ⅳ中树木分杈率最高(31.55%),平均树高最低;密度次低的处理Ⅲ中,胸径和树高均高于其他处理.叶生产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以处理Ⅱ中最高.总的林木自然枯死率以密度处理Ⅰ最高.样地水平上,近5年林木株数保存率与叶生产量、胸径年生长量均为负相关(前者统计上显著).细根和吸收根的现存量与生产量均以处理Ⅳ最高,处理Ⅰ~ Ⅳ中吸收根现存量分别为(184.62± 17.73)、(146.45±5.59)、(150.32±5.39)和(242.81±19.07)g·m-2.样地水平上,吸收根现存量和生产量均与林分密度负相关(后者统计上显著).吸收根与叶生产量和胸径年生长量的比值以处理Ⅳ中最高,而其他处理间差异则相对较小.综合来看,造林密度2500株·hm-2林分具有最大的平均胸径和树高,最高的株数保存率,以及较为合理的吸收根和叶生产量比例,是本地区最适宜的密度.
推荐文章
松材线虫侵染的马尾松人工林细根形态及生物量分异特征
细根
形态
生物量
养分浓度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
细根
垂直分布
动态
生产力
周转
天然林
人工林
不同密度和植株配置形状的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特征研究
杨树人工林
林分密度
株行距
细根生物量
配置形状
初植密度对10年生水曲柳人工林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
水曲柳
人工林
初植密度
生物量
根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造林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地上生长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林分密度 吸收根 根系周转 自然稀疏 林分分化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东北森林生态与经营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8-301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71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加存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41 1251 16.0 35.0
2 肖立娟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3 22 2.0 3.0
3 马振东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1 9 1.0 1.0
4 夏秀雪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3 36 3.0 3.0
5 高国强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5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1)
共引文献  (37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分密度
吸收根
根系周转
自然稀疏
林分分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