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荒山坡地栽培仁用杏,实现生态效益和果林经济创收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福地方百姓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的杏园差异化管理导致的迥异结果进行比较,以提高当地果农对果园管理的认知水平和实操经验.结果表明,背风向阳的坡地中上部为仁用杏较为理想的建园地,仁用杏盛果期已管理园地产量为未管理园地的3倍左右,人工综合管理方法对促进果树长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晋北山坡地仁用杏盛果期丰产管理应着重从立地条件、品种优化和提高坐果率、土肥水管理、霜冻预防、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6个因素入手,重视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在园地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仁用杏高产稳产和增加农户收益.
推荐文章
广灵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林地
保护
利用
保障
研究
低丘陵山坡地逆温趋势分析
果树
逆温趋势
坡地
坡位
坡向
晴夜
非晴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晋北山坡地仁用杏盛果期丰产管理方法研究——以广灵县平城村为例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山坡地 仁用杏丰产 盛果期 广灵县平城村 晋北地区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6-1470,15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66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9.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玉霞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70 287 9.0 13.0
2 许小明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9 29 3.0 5.0
3 马楠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11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坡地
仁用杏丰产
盛果期
广灵县平城村
晋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