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摘要:
鉴于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巨大和经济社会生态影响广泛,可以把三峡大坝的历史生成置于规模政治学加以分析:一是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这些政治家-设计师不断强化了三峡工程的水政治和电政治意义;二是三峡大坝意义实现包含了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方面的解释弹性,林一山-李锐之争,以及地方政府参与和公民社会卷入突显了三峡工程的开发层级、坝址和坝高选择,形成了一级开发的三斗坪175米大坝框架;三是进入物质化建构阶段后,主要转向融资、移民等的工程解题,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威权政治组织和动员力量;四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出于以环保为理由的反坝运动要求,逐步转向以可持续工程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政治治理.认为,像三峡大坝这样的大型工程框架选择,是一种容纳各种歧见的社会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各种技术和非技术因素,最终结果取决于所处历史阶段、工程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或政治协商程度.
推荐文章
三峡大坝施工期水环境三维数值预测方法
三峡工程
水环境
三维数值模拟
三峡三期工程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
三峡水电站
三期工程
大坝混凝土
内部温度控制
三峡工程大坝混凝土高强度浇筑的实现
混凝土浇筑设备
塔带机
优化布置
年混凝土浇筑量
三峡地区场镇社会形态
三峡地区
场镇
社会形态
社会结构
街坊结构
家庭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大坝的社会建构
来源期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学科
关键词 三峡大坝 水政治 地理政治 生态政治 工程框架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3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N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24.2017.002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大坝
水政治
地理政治
生态政治
工程框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双月刊
1674-4969
11-5780/TB
大16开
200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