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4个地区采集到的樟子松赤枯病标本为材料,采用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2株真菌为PYJ12、 TYJ13,经室内致病性接种试验证明TYJ13为樟子松赤枯病的致病菌。运用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樟子松赤枯病的病原菌TYJ13进行了鉴定,其病原菌为柠檬拟盘多毛孢,并对该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株接种当年生的樟子松针叶没有成功,2-3年生的针叶大量感病,说明该种病原菌寄生性较弱。本文首次确定了引起樟子松赤枯病的病原真菌。
推荐文章
Trichoderma spp.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影响
Trichoderma spp.
Sphaeropsis sapinea
拮抗作用
爬地柏枯梢病病原菌鉴定
爬地柏
枯梢病
微色二孢属
症状
陕西黄芩茎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陕西商洛
黄芩茎枯病
病原菌
樟子松枯梢病研究进展
樟子松
枯梢病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樟子松赤枯病病原菌研究?
来源期刊 西部林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樟子松 赤枯病 病原菌 致病性 柠檬拟盘多毛孢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S791.253
字数 40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7.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雪峰 66 190 7.0 10.0
2 任洪婷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樟子松
赤枯病
病原菌
致病性
柠檬拟盘多毛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林业科学
双月刊
1672-8246
53-1194/S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内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4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