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药物性肝病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细胞损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可伴发热和皮疹,病程常可逆转,重者可有肝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药物的肝内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部分药物经肝脏生物转化获得药理活性,其代谢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Ⅰ相反应,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将药物转化成相应产物,此过程由肝脏一组单氧化酶系催化,其中细胞色素P-450的核心氧化酶受遗传基因影响,并且易被多种因素诱导或抑制,造成药物在肝脏代谢不同.第二阶段称为Ⅱ相反应,是将药物或Ⅰ相代谢产物与内源性物质结合成为易排出代谢产物.同时肝脏血流量和肝细胞对药物的清除率以及生物利用度亦有影响.
推荐文章
药物性肝病122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病
治疗
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病21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肝疾病,药物诱导
诊断
病因
microRNA与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microRNA
调控作用及机制
药物作用靶点
急性药物性肝病常见诊断标准的比较及存在的问题
药物性肝病
药物性肝损害
诊断
标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哪些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
来源期刊 中老年保健 学科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代谢产物 肝脏血流量 氧化酶系 肝细胞损害 转氨酶升高 生物利用度 内源性物质 生物转化 重要器官 药物代谢 药理活性 细胞色素 水解作用 临床 基因影响 肝脏代谢 代谢过程 清除率 过氧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向欣 中日医院感染疾病科 1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性肝病
代谢产物
肝脏血流量
氧化酶系
肝细胞损害
转氨酶升高
生物利用度
内源性物质
生物转化
重要器官
药物代谢
药理活性
细胞色素
水解作用
临床
基因影响
肝脏代谢
代谢过程
清除率
过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老年保健
月刊
1002-7157
11-1015/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内
82-22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