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地铁环境空气污染状况,改善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环境,采用激光粉尘仪对北京地铁站外以及西直门(敞开式系统)、五道口(半高安全门系统)、西土城(全高安全门系统)和北土城(屏蔽门系统)等典型地铁系统站台和车厢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列车驶入前后的浓度(指质量浓度)大小,以及站台和车厢空气中PM2.5和PM10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PM2.5与PM10的浓度比值,以及地铁站外、站台与车厢空气中PM2.5和PM10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外界雾霾严重时,站内空气污染加重,地铁驶入后引起PM10浓度增加,屏蔽门和车门的打开使得站台和车厢空气中的PM10颗粒物浓度加速上升,以PM2.5为主,且其浓度的变化随屏蔽门的启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推荐文章
烟花燃放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简介
烟花燃放
可吸入颗粒物
环境污染
户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出生体重的影响
出生体重
空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生态学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典型地铁系统可吸入颗粒物实测研究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北京地铁系统 站台 车厢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5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7.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龙哲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12 2340 24.0 39.0
2 何生全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5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京地铁系统
站台
车厢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工程
双月刊
1671-1556
42-1638/X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 安全与环境编辑部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9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