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健康、雄性无特定病原体级大鼠,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或打松结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假手术组,20只);将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及中药组,每组各23只.假手术组于其他组造模第1天灌胃给予无菌蒸馏水,模型对照组于造模第1天灌胃给予无菌蒸馏水,通心络组于造模第1天灌胃给予通心络0.25 g/kg,培哚普利组于造模第1天灌胃给予培哚普利0.4 mg/kg,中药组于造模第1天灌胃给予益气活血方25 g/kg;各组大鼠均采用等容积给药,以无菌蒸馏水调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组大鼠造模7、28 d后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前列环素、血栓素A2、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采用Trizol法提取心肌组织总R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PCR、TM mRNA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造模7、28 d后,模型对照组血清内皮素1、血栓素A2、TM、EPCR水平及心肌组织TM mRNA、EPC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造模7 d:(15.8±1.7)ng/L比(5.3±1.2) ng/L,(27.1±2.5) ng/L比(10.7±0.8)ng/L,(99±8)ng/L比(53±10) ng/L,(351±27) ng/L比(221 ±21)ng/L,(1.86±0.98)比(1.21 ±0.23),(2.09 ±0.61)比(1.53±0.11);造模28 d:(15.6 ± 2.3) ng/L比(6.3±1.7) ng/L,(21.7±7.5) ng/L比(9.6±2.7) ng/L,(110±11) ng/L比(66 ±8) ng/L,(399±36) ng/L比(205 ± 27) ng/L,(3.71±1.22)比(1.24±0.32),(4.09±1.36)比(1.49±0.29)](P<0.01),血清一氧化氮、前列环素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造模7 d:(18.6±3.3) ng/L比(30.2±2.6)ng/L,(121±19) ng/L比(187±20) ng/L;造模28 d:(15.2±3.0)ng/L比(31.4±0.0) ng/L,(183±26) ng/L比(220±19)ng/L] (P <0.01);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清内皮素1、血栓素A2、EPCR、TM水平及心肌组织TM mRNA、EPC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血清一氧化氮、前列环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减轻心肌梗死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明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调节微循环稳态,平衡冠状动脉收缩及舒张,最终缓解心肌缺血.
推荐文章
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
活血方药
益气方药
大鼠
益气活血药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和Cx43表达的影响
益气活血
心肌梗死
缝隙连接蛋白43
缝隙连接
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冠脉结扎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NT-proBNP的影响
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胶原的影响
益气活血方
球囊损伤
Ⅰ型胶原
HI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益气活血方 冠状动脉微循环 内皮损伤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
字数 40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晓燕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6 39 4.0 6.0
2 尹玲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16 165 8.0 12.0
3 耿涛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20 12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3)
共引文献  (19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益气活血方
冠状动脉微循环
内皮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