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热轧耐低温型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裂边、毛边及裂纹等缺陷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缺陷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裂边表层及内部裂纹附近发现存在残余元素砷、铜在钢基体表面及晶界富集的现象.分析了砷、铜导致微合金化钢铸坯及轧材产生裂边等缺陷的机制,并提出了将铁水中As质量分数控制在0.008%以下,Cu质量分数控制在0.020%以下等改善措施,对防止残余元素对耐低温型钢等品种钢材表面质量产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铝合金热轧排产顺序对带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热轧
排产顺序
表面质量
铝合金
镀铬
残余元素对船用碳锰钢材料的影响
船用碳锰钢
残余元素
细化晶粒
热处理工艺
浅析铜母线的表面质量控制
铜母线
表面质量
预防措施
轮胎模具表面处理对轮胎表面质量的影响
轮胎模具
表面处理
轮胎表面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残余元素砷、铜对耐低温热轧型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连铸 学科
关键词 残余元素 低温热轧型钢 表面质量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铸坯质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70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泽华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残余元素
低温热轧型钢
表面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连铸
双月刊
1005-4006
11-3385/TG
大16开
北京市白广路4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4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