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采用稀释平板法和16S rRNA分子鉴定技术对该生态系统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0~30 cm土层中共分离鉴定出13种细菌,分别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8个属.其中,隶属于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7.03%和28.90%,是研究区域的优势菌群.0~10 cm土层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介于14.01×105 ~ 17.73×105 CFU/g之间,远远超过下面2个土层(P<0.01),并且该土层细菌的物种数也最多,为12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细菌的数量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Microvirga菌种XJ14和Pseudomonas菌种XJ15均为0~ 10 cm和20~ 30 cm土层的优势种;Trichococcus菌种XJ19是10~20 cm土层的优势种.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与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pH值呈负相关(P<0.05).
推荐文章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对土壤的影响*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载畜率
土壤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线虫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
内蒙古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土壤
线虫
多样性
内蒙古锡林郭勒克氏针茅退化草原土壤种子库特征
克氏针茅草原
退化系列
土壤总种子库
持久土壤种子库
垂直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可培养细菌的组成和空间分布
来源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可培养细菌 16S rRNA 空间分布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65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38
字数 37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114.201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239 4412 35.0 52.0
2 贾美清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17 45 4.0 5.0
3 孟元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 14 2.0 3.0
4 黄静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13 2.0 3.0
5 张国刚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 73 4.0 7.0
6 杨英花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8)
共引文献  (29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草原
可培养细菌
16S rRNA
空间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1114
12-1337/N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9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