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蒸发气(Boil-Off Gas,BOG)的处理是LNG加气站应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关系着加气站的能耗及安全平稳运行.为此,建立了LNG加气站BOG产生量静态计算模型,以兰州市某加气能力为1.5×104 m3/d的加气站为研究对象,设计提出了1套利用液氮冷量的BOG再液化装置(1台液氮储罐,1台BOG/液氮换热器,1台LNG收集罐及管路阀门),以避免BOG直接放散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加气站BOG"零排放".在此基础上,理论计算了BOG再液化装置的再液化能力,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加气站BOG的产生量为322 kg/d,BOG再液化量与液氮消耗量质量比为1:1.92,为试验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装置安全寿命期内静态分析总投资费用为39万元,税前年利润总额为14.4万元,净利润为10.5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由此可知,L N G加气站应考虑BOG再液化装置投资.
推荐文章
LNG加气站槽车BOG压缩液化回收研究
压缩液化
BOG回收
LNG加气站
槽车
LNG加气站BOG回收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LNG加气站
BOG回收
方案
经济性
LNG接收站BOG多阶压缩再液化工艺优化分析
LNG接收站
蒸发气体
再液化
节能
操作弹性
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优化——以青岛LNG接收站为例
LNG
接收站
BOG
直接压缩
再冷凝液化
间接热交换再液化
蓄冷式再液化
优化
混合运行
节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NG加气站BOG再液化工艺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NG加气站 BOG 液氮冷量 再液化 经济性分析 零排放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646
字数 4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7.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纪强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5 11 2.0 3.0
2 彭斌 1 9 1.0 1.0
3 张春燕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NG加气站
BOG
液氮冷量
再液化
经济性分析
零排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