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试验,发现突变菌PS 2对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其野生菌株SY-02.对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含水量、接种量、分散剂等影响微生物降解速度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土壤含水量在20%~25%之间时,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最好,其最高降解率达到93%;当接种量在150~250 mL之间时,突变菌PS 2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最好,其中接种量为200 mL时,其降解率最高为93.4%.土壤分散剂可以明显地提高石油烃的生物降解速度,其中稻壳作为分散剂降解效果最好,其最终降解效率达到93.1%.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石油烃污染环境的高效生物修复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植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机制
石油烃
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机制
根际分泌物
根际微生物
He-Ne激光诱变选育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
绿针假单胞菌
He-Ne激光诱变
遗传稳定性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石油烃降解菌
原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土壤酶活性
石油烃-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石油烃
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突变菌PS 2对石油烃污染士壤的修复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石油烃 PS2菌 土壤修复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72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艳飞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5 163 7.0 11.0
2 张子间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9 390 11.0 19.0
3 孟庆梅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 93 4.0 8.0
4 卢杰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4 249 11.0 13.0
5 安久涛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油烃
PS2菌
土壤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197
37-1412/N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张周路1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4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