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舍弃沿用千年的文言书面语,采用明白晓畅的口语白话;背离传统诗歌的艺术津要,保留分行排列的自由外型,遂在汉语文学的历史中产生了一种新体,这便是我们常称的“新诗”。在诞生之初的草创期,不管新诗遭遇了多少诟病,接受了多少冷眼,甚或在寂寥中一度面临自我消亡的死路,但它在少数人刻意的“自娱自乐”中兀自生长,枝繁叶茂,遮蔽了昔日诗词歌赋的天空,成为中国文学园地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推荐文章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百年警示百年殇
国际海事组织
海上人命安全
社会活动
世界航运
国际航运
秘书长
航运界
泰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百年新诗的文体优长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诗” 文体 传统诗歌 汉语文学 诗词歌赋 构成要素 文学园地 书面语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诗”
文体
传统诗歌
汉语文学
诗词歌赋
构成要素
文学园地
书面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