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确定小麦高产水肥需求规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不同水[w1(中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 ~ 60%)、W2(适当灌溉: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 ~ 70%)、W3(充分灌溉: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 ~ 80%)]、氮[N1(不施氮)、N2(正常施氮:225kg/hm2)、N3(高施氮:300 kg/hm2)]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含量相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净光合速率(Pn)总体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小麦旗叶SPAD值、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产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相同时,花后10 d,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SPAD值总体逐渐增加(N1处理除外),Ci总体逐渐降低,Pn、Tr和Gs总体先降低后增加;花后18d,SPAD值、Pn、Tr以及Gs总体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总体上W2和W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Gs除外);花后26 d,SPAD值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n总体呈增加的趋势(W2和W3处理间总体差异不显著),Gs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土壤水分含量相同时,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1.87%,N3处理提高了7.86%.当施氮量相同时,与W1处理相比,W2处理小麦产量平均提高3.24%,W3处理提高了2.26%.W2N2处理即施氮量为225 kg/hm2,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 ~70%时产量最高.说明适当的水氮运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推荐文章
遮阴和施氮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
遮阴
施氮水平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产量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水氮耦合
冬小麦
籽粒灌浆
产量
施氮量对晋南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冬小麦
施氮量
旱地
光合特性
产量
氮素利用
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和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
施氮量
灌水量
根系分布
根冠比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水氮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水氮运筹 旗叶 光合特性 产量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51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7.05.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4)
共引文献  (51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水氮运筹
旗叶
光合特性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