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低孔、低渗油藏在开发后期油井含水上升,导致单井产能下降,甚至造成部分井水淹,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以往常规酸化及压裂措施,针对此类油藏实施效果欠佳,无法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因此推动了针对此类油藏中高含水油井控水增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不同类型单井的见水类型,识别了不同见水类型的储层地质特征.在试验室进行了控水增油改进剂的堵水效果试验,验证了该药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优化堵水措施工艺,如改变相渗的压裂技术手段,采用定向射孔压裂堵水和裂缝型见水堵水措施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措施工艺,对于中高含水井能有效的起到控水增油的作用,为研究区今后的堵水措施提供良好的指导,也为类似低渗油田开发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有效动用技术研究
安塞油田
低渗透油藏
剩余油
重复压裂
堵水调驱
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油井重复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塞油田
缝内转向
重复压裂
转向剂
压裂液
适合文昌油田中高含水筛管井的复合酸液体系
筛管完井
酸化
自转向酸
中高含水
文昌油田
纯化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界限
开发评价
技术界限
中高含水期
纯化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油田中高含水期控水增油技术
来源期刊 能源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储层 中高含水 控水 增油 堵水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48
字数 4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伟 4 2 1.0 1.0
2 吕政 14 11 2.0 2.0
3 王华 2 8 2.0 2.0
7 李政武 3 3 1.0 1.0
8 段沛夏 2 4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储层
中高含水
控水
增油
堵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化工
双月刊
2095-9834
32-1856/TQ
大16开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葛关路699号南化集团研究院
28-46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5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5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