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北克拉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始于大约520Ma,此时冈瓦纳古陆的聚合正处于峰期.中寒武世华北克拉通古生代最早的沉积记录始于其边缘的更老地层或者变质基底之上.随后,海相环境扩展,广泛的海侵导致中寒武世晚期馒头组及其上的地层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北部以北的白乃庙岛弧带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岛弧始于520Ma,并延续到420Ma,其可以向东延伸到我国东北的四平以东.沿着华北克拉通南部边缘,商丹洋在514~420Ma期间发生向北的俯冲.华北克拉通的大部分地区在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发生海退.近10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北缘识别出一个又一个泥盆纪深成岩体和火山岩.石炭纪晚期开始的新的沉积层序以“G层”铝土矿为底,其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在中奥陶世马家沟组灰岩之上.铝土矿很可能是从内蒙古古隆起,一个深位剥蚀的岩浆弧,曾经发育的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的广布的火山灰转变而来.这进一步说明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曾经是一个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这一沉积序列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夹海相灰岩和火山灰层,表明其形成于海陆过渡的火山弧环境.二叠纪早期之后华北克拉通的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华南地块与南秦岭地块和华北克拉通之间的勉略洋在晚古生代持续向北俯冲增生,三叠纪晚期发生碰撞,导致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此同时,在华北克拉通北部显著的构造变形和岩浆作用发生在三叠纪晚期.燕山地区盘山等地三叠纪晚期的强烈褶皱、冲断发生在约210Ma,与华北克拉通周缘的强烈构造变形同期.这也暗示华北克拉通此时已经开始失去克拉通的稳定构造性质.
推荐文章
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
华北克拉通
构造演化
地质意义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
地质学
华北克拉通
陆壳演化
构造背景
成矿作用
对比地幔物质在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机理的应用
华北克拉通破坏
地幔物质
橄榄岩
岩石圈
北山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及构造演化
北山造山带
大地构造相
构造格局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克拉通及相邻造山带古生代—侏罗纪早期大地构造演化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地构造演化 古生代—侏罗世早期 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60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548
字数 96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9/gc201701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96 2291 21.0 46.0
3 翟明国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21 5665 45.0 73.0
4 张拴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6 1305 13.0 36.0
6 陈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7 216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8)
共引文献  (793)
参考文献  (9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54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6(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2)
1997(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8(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9(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2(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3(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4(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5(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7(7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71)
200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73)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64)
2010(4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5)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2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7)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地构造演化
古生代—侏罗世早期
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