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里亚纳海沟是西太平洋板块边缘沟-弧-盆体系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其南端的Challenger Deep不仅是地球表面最深点,也是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岛弧、马里亚纳海槽、西马里亚纳洋脊和帕里西维拉海盆的构造汇聚点.开展岩石流变结构与动力学过程研究对于认识Challenger Deep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对重、磁数据的计算分析,研究马里亚纳沟-弧-槽-盆系统的等效黏滞系数和岩石圈强度等流变学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勾绘海沟之下贝尼奥夫带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以及陡变形态.计算结果表明:对应马里亚纳海沟-岛弧-海槽系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向东凸出,形成弧型异常区;区内异常表现为串珠状线性特征,异常值中间高,两侧低.不同深度岩石圈累积强度比值表明,海沟南北两侧地壳上硬下软,海沟中部地壳上软下硬.在给定应变速率条件下计算的等效黏滞系数东高西低,说明西侧构造体地壳比东侧构造体地壳更容易变形.Challenger Deep岩石圈强度较大,等效黏滞系数较高,具有上硬下软的流变学特征,为板块俯冲在该区的弯曲、撕裂与快速翻转提供了重要条件.地震与重力剖面分析表明,Challenger Deep处的岩石圈累积应力强度和有效粘滞系数条件,可以使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在重力作用下弯曲、开裂,或部分向南翻转、变陡.
推荐文章
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大陆岩石圈
横向非均质性
热-流变学结构
大陆动力学
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深地震现状对马尼拉海沟俯冲带的研究启示
马里亚纳海沟
俯冲带
海底地震仪
海底电磁仪
马尼拉海沟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及其在伸展盆地动力学中的应用
大陆岩石圈
流变性
伸展盆地
动力学模拟
深渊着陆器技术研究及马里亚纳海沟科考应用
海斗深渊
深渊着陆器
深渊探测
采样技术
马里亚纳海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里亚纳海沟Challenger Deep的岩石圈流变结构与动力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沟-岛弧-海槽系统 Challenger Deep 流变学 重力异常 俯冲弯曲与撕裂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731.2
字数 5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72 3714 30.0 51.0
5 吴时国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113 2225 26.0 43.0
6 高玲举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里亚纳海沟-岛弧-海槽系统
Challenger Deep
流变学
重力异常
俯冲弯曲与撕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