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柠檬酸为碳源且以不同氨基酸为氮源,在无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氮掺杂碳点.预实验表明,以精氨酸为氮源的荧光碳点(CDs-Arg)以相对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33.25%)被选为进一步的研究对象.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光谱、电位、粒径、电镜、X射线、元素分析等实验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同时也考察了CDs-Arg纳米颗粒在不同激发光、温度、pH或氧化还原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通过MTT实验和体内分布实验考察了其细胞毒性和体内代谢分布情况.上述实验证明,该氮掺杂碳点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和较好的稳定性及极低的毒性,这些对其生物成像应用提供了基础.最后,对于这种水溶性小颗粒CDs-Arg纳米粒的生物分布研究表明,该纳米粒可通过肾小球排出体外.这些结果表明CDs-Arg纳米颗粒是一种高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粒,并具有生物成像和监测药物代谢的应用潜力.
推荐文章
异元素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碳点
元素掺杂
荧光成像
评述
氮掺杂碳点的合成与应用
氮掺杂碳纳米点
发光机理
固态照明
生物成像
光热治疗
荧光碳点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荧光碳点
生物医学
生物成像
生物传感器
纳米载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生物相容性氮掺杂碳点的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碳点 精氨酸 合成 生物分布 成像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19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6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65/j.issn.1000-5048.201702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茜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5 54 3.0 5.0
2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58 228 8.0 13.0
3 黄珊珊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1 0 0.0 0.0
4 吕丽伟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点
精氨酸
合成
生物分布
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