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盛行的地槽-地台学说,起源于西方学者对大西洋半球的欧洲和北美东部地质的研究.20世纪中叶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虽然起源于对现代海洋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但用板块学说解释大陆构造的尝试,也是从解剖北美和欧洲大西洋两岸的古生代造山带开始的.二者均缺少太平洋半球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及邻区的资料基础,因此,其立论基础是不全面的.这就给亚洲,特别是给中国学者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的编制和全球构造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处于亚洲核心地带的中国及邻区不仅是亚洲也是全球显生宙地质结构和发展历史最复杂的地区.古亚洲洋构造域的乌拉尔—蒙古—兴安巨型造山带是全球规模最大、发育历史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的古生代造山带;中国西南部,特别是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提斯巨型造山带出露宽度最大、地质纪录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中国东部的太平洋构造域,既有亚洲东缘的巨型中生代造山带和新生代的沟弧盆体系,又有宽阔的滨太平洋陆缘活化带.这就使中国及邻区成为研究全球显生宙构造不可缺少的重要地段.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国在全球构造研究中的区位优势,以地球系统多层圈构造观为指导,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多学科结合的方法,立足实际,抓住特色,构建中国大地构造的新理论、新模型,为国际地球科学,为发展、完善现代大地构造学理论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文章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大地构造
构造单元
陆块区
造山系
多岛弧盆系
回顾与展望:中国大地构造学
中国大地构造学
回顾与展望
东亚地学创新体系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进展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中国
进展
出版物
战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之思考——中国地质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国大地构造 板块构造 地球系统多层圈构造观 全球动力学 旋回演化论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41
字数 10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9/gc201701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3 439 11.0 19.0
2 任纪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4 504 12.0 22.0
3 朱俊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0 77 5.0 8.0
4 李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 29 3.0 5.0
5 肖黎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4)
共引文献  (18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大地构造
板块构造
地球系统多层圈构造观
全球动力学
旋回演化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