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MMED)下保留后韧带复合体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局限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天津市天津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局限性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1~77岁,平均(67.4±7.6)岁;狭窄节段包括C3~5者5例,C4~6者4例,C5~7者2例.应用MMED方法对其进行治疗.MMED工作通道可根据操作需要随意倾斜.设计手术方法:透视定位狭窄节段,行后正中切口2.5 cm,沿项韧带分离至棘突,沿棘突两侧切断少许肌肉附着点,紧贴棘突一侧插入操作套管,显露目标节段的椎板及椎板间隙,安置手术套管及成像系统,镜下用磨钻在椎板与关节突交界处开槽,磨除骨质后勾起黄韧带,超薄枪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显露硬膜囊.同法沿棘突另一侧安置通道,开槽减压;双侧侧方椎管减压充分后,棘突及后韧带复合体后移,椎管扩大.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0±18)min,术中出血50~120 mL,平均(80±20)mL.术后CT示椎管减压充分,棘突后移椎管扩大.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症状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6~18个月,X线示颈椎序列良好,功能障碍指数(ODI)由术前42.2±16.3降至6.2±4.3,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8.2±3.3改善至末次随访15.1±4.2,根据改善率[(术后JOA-术前JOA)/(17-术前JOA)]优5例,良5例,有效1例.结论 MMED下保留后韧带复合体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局限性颈椎管狭窄症可达到充分减压并减少手术创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