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意象塑造依赖于打造地标建筑,将地标性建筑的作用更多地局限于物理和生理上的识别,忽略了其社会文化意义.新型城镇化更加关心人的感受,建立符合城市自身的地标,将人的感觉融入城市规划中,就成为了更为实际也更为人性化的问题.由于小城市规模较小,垂直维度地标并不是最佳选择,而转而关注场所精神,将城市发展形态及景观体系整体打造成城市意象,同样可以在居民心中建立鲜明而清晰的地标.
推荐文章
论城市景观意象的塑造——以莆田市为例
景观
城市意象
规划
莆田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探讨
新型城镇化
农村经济
半城市化
人才流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枣庄市山亭区城市意象塑造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期刊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场所 地标 意象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7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城镇化
场所
地标
意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月刊
1671-9506
11-1392/T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半壁街南路8号汇景阁613室
82-72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79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6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