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旅游产业升级刺激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空间的拓展,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蓬勃生长,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由于缺少科学发展模式指导,旅游城镇化凸显出旅游地产投资过热、空间布局无序、整体乡村风貌受损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亟需展开对旅游城镇化空间的综合整治,重构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旅游城镇化地区可以解构为旅游吸引物、小镇与乡村环境三类空间,呈现多元交互关系.根据ATR空间效益权衡组合的五种不同类型,总结出旅游城镇化空间的共同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ATR视角的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模型,即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该模型强调空间效用适度集中,旅游小镇作为配套产业的集聚中心,可防止分散延展式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景区与乡村聚落实行分类调整,以保护区域整体生境质量.以福建马洋溪为例,在分析破碎化空间现状基础上,进行ATR空间优化重构,结果显示:旅游景区所占空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组团式格局,沿马洋溪河流分为三大组团;南部十里小镇作为旅游区唯一的商业配套核,也是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乡村居民点分为保留修复型与迁并镇区型两类,以促进整体视觉环境得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红线区严格控制.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模型,不仅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搭建了空间管理平台,更是为未来新型旅游城镇的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旅游城镇化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演变及驱动因素
旅游城镇化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驱动因素
都市生态旅游区土地利用碎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区为例
都市生态旅游区
土地利用碎片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区
时空交互视角下的旅游城镇化响应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旅游城镇化
响应
时空分析
影响因素
长三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重构模式——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
来源期刊 地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ATR 空间重构 概念模型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3-1137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1/dlyj2017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家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6 1970 25.0 42.0
2 朱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8 194 10.0 13.0
6 陶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 77 4.0 6.0
10 虞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4 573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3)
共引文献  (1766)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30)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1999(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0(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3(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5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1)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旅游城镇化
ATR
空间重构
概念模型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研究
月刊
1000-0585
11-1848/P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2-11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568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