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密云区石匣小流域为研究区,根据不同降雨类型,采用超渗产流机制的径流曲线模型(SCS-CN)和蓄满产流机制的变源曲线模型(CN-VSA)进行产流特征分析,并利用磷指数模型识别不同产流机制下石匣小流域的磷流失关键源区.结果表明:1)中雨量、高雨强的降雨类型导致的超渗产流机制,使流域的东部、南部土壤较为湿润的区域以及流域的东北部和西部的易产流的耕地区域产流量较高,产流量介于15~30 mm,产流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4.2%;北部林地区域产流量较低,产流量低于15 mm,产流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5.8%;2)低雨量、低雨强的降雨类型导致的蓄满产流机制,使流域几乎所有区域不出现产流,产流量低于15 mm的区域面积占比达99.9%;高雨量、中雨强降雨类型导致的蓄满产流机制,使水库及流域水系周围产流量最高,产流量高于30 mm,其区域面积占14.6%、产流量介于15~30 mm之间的区域面积占17.7%、产流量低于15 mm的区域面积占67.7%;3)该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较弱,部分地区产流量较高,存在较高产流风险;4)超渗产流机制下,石匣小流域南部有磷流失风险,约占1.4%的面积;蓄满产流机制下,石匣小流域南部及北部有磷流失风险,约占2.3%的面积,蓄满产流机制下的磷流失风险较大.总体来说,石匣小流域磷流失风险较低,研究区域的南部靠近密云水库附近的区域为磷流失关键源区,需重点治理.
推荐文章
高原农业流域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凤羽河流域为例
磷指数
磷流失
溶解态磷
颗粒态磷
关键源区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红壤小流域
氮磷流失
坡地利用
紫色丘陵区小流域典型降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施肥后首场大雨
大暴雨
非点源污染
高原农业流域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关键源区识别--以凤羽河流域为例
磷指数
磷流失
溶解态磷
颗粒态磷
关键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小流域产流特征的磷流失关键源区识别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流域 污染 关键源区 产流机制 密云水库
年,卷(期) 2017,(20)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9
页数 9页 分类号 X524
字数 11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2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燕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145 3647 34.0 55.0
2 刘洁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9 13 2.0 3.0
3 何杨洋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4 23 3.0 4.0
4 庞树江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13 149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7)
共引文献  (356)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6(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7(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8(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9(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域
污染
关键源区
产流机制
密云水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