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野生动物学报       
摘要:
通过对2013 ~2015年的181头(只)发病和死亡动物进行细菌培养,在118个阳性样本中纯培养出28种病原菌(138株),阳性率为65.19%,同时存在一种动物体内分离多种细菌的现象.其中禽类阳性率为54.79%(40/73),分离出13种病原菌;爬行类动物阳性率为80.64% (25/31),分离出18种病原菌;哺乳类动物阳性率为68.83%(53/77),分离出20种病原菌.在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除常见的肠杆科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外还出现了巴斯德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支气管炎博德特菌、枯草芽孢杆菌、解鸟氨酸乌拉尔菌等不常见的病原菌,其中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在禽类的巨嘴鸟组织中分离较多,猪霍乱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在爬行类红尾蚺的内脏组织中分离较多.
推荐文章
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圈养野生动物
寄生虫
感染率
探析圈养野生动物疫病的预防对策
圈养野生动物
疫病预防
野生动物管理
野生动物饲养
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形态观察
珍稀野生动物
肠道寄生虫
感染
形态
关于圈养野生动物免疫工作的几点想法
圈养野生动物
免疫研究
疫苗接种
疫病防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1头(只)病死圈养野生动物几种脏器带菌情况的调查
来源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病原菌 圈养 分离 鉴定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0-3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S858.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动物
病原菌
圈养
分离
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野生动物学报
季刊
1000-0127
23-1587/S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1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