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结痣(N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3例NN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2例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1岁和44岁,均伴乳腺癌,分别在腋窝淋巴结实质、被膜发现痣细胞;另1例为27岁男性,颈部淋巴结被膜及输入淋巴管周围见痣细胞.组织学均与皮肤皮内痣细胞相似,无核多形性和核分裂,胞质内见黑色素.免疫组化3例均为melanA和S-100(+),cytokeratin-pan(-),Ki-67(-)或<1%阳性;2例HMB45(-),1例HMB45(+),2例p16(+).术后随访9~13个月,3例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NN是少见的良性病变,根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可确诊,临床中应与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及转移癌相鉴别.
推荐文章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临床病理观察
Rosai-Dorfman病
淋巴结外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乳腺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病理学
肿瘤转移/诊断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分析
唾液腺
癌,腺样囊性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病理学,临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淋巴结痣3例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结痣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6.4
字数 3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7.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钦和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214 1006 14.0 17.0
2 宋国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58 253 9.0 11.0
3 张智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167 732 13.0 17.0
4 朱岩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3 154 8.0 11.0
5 李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36 14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结痣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7-8096
11-38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82-8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