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剖析近年来煤炭地下开采对西部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提出塌陷区土壤环境破坏的修复措施.指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方面,为中国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采煤塌陷对风沙土含水量的影响
恢复生态学
荒漠化防治
采煤塌陷
风沙土
含水量
毛乌素沙地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性质的影响
采煤塌陷
土壤性质
灰色关联度
风沙区
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对植被群落变化影响研究
风沙区
采煤塌陷
植被群落
塌陷强度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矿区
采煤塌陷
风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复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煤塌陷对中国西部风沙区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及修复措施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井工开采 风积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多样性 修复措施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32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37
字数 11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工开采
风积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多样性
修复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