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蒸散发是若尔盖高原湿地重要的水文过程,但目前缺乏对若尔盖地区实际蒸散发量的相关研究结果.为计算若尔盖高原实际蒸散量,利用1967—2011年若尔盖高原地区红原、玛曲和若尔盖3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FAO56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公式,依据单作物系数法计算若尔盖地区实际蒸散量,利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趋势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地蒸散量是若尔盖高原实际蒸散量的主要构成部分,草地蒸散量达362.3 mm·a-1,占74.28%.湿地蒸散量为116.6 mm·a-1,占23.85%;近45年来若尔盖高原3个气象站的ETc显著相关,ETc平均值为488.6 mm·a-1.ETc的变化并不明显,呈缓慢增加趋势,绝对变率为12.75 mm,相对变率为2.62%.若尔盖高原ETc变化与植被生长周期密切相关,高强度蒸散过程集中在短暂的夏季,7月份平均值达3.73 mm·d-1.4、10月份气温低于0℃,ETc为1.5~2.0 mm·d-1;通过回归分析得出ETc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式,相关系数r>0.9,P<0.05,相对误差均低于0.6%;年ETc与年均气温相关性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年ETc与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1968—1971年ETc增加36.09 mm,相对降水量增加5.82%;1971—1981、1981—2005年ETc分别减少12.22 mm和16.34 mm;2005—2011年ETc增加41.75 mm,相对降水量增加6.41%.该地区水文过程中蒸散发相对于水分补给变化较小.
推荐文章
若尔盖高原径流量变化与储水量计算
径流变化
储水量
气候变化
泥炭地
若尔盖高原
白洋淀流域潜在蒸散量与实际蒸散量变化分析
白洋淀流域
潜在蒸散量
实际蒸散量
Penman-Mont eith 公式
Budyko 假设
长江源区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蒸散量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
植被指数
长江源区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潜在蒸散发量变化规律研究 ——以鄂托克旗为例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
Penman-Monteith公式
潜在蒸散发量
回归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若尔盖高原实际蒸散量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沼泽湿地 实际蒸散量 FAO56P-M公式 单作物系数法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13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P426.2|X16
字数 65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08.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国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2 216 9.0 13.0
2 李志威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60 177 7.0 11.0
4 孙萌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3 52 2.0 3.0
6 游宇驰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3 2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3)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若尔盖高原
沼泽湿地
实际蒸散量
FAO56P-M公式
单作物系数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