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摘要:
大悟杂岩位于大别山西段,主体为花岗质片麻岩.为了限定其形成与变形过程,本文综合运用锆石U-Pb法和白云母40Ar/39Ar法进行年代学研究.锆石U-PbLA-ICP-MS法对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Th/U值为0.79~4.29,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0±63)Ma(n=12,MSWD=0.021),代表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大悟杂岩核部花岗质片麻岩的白云母坪年龄为(210.5±1.4)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11.6±2.5)Ma.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支持以下两点认识:大悟杂岩中的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而不是白垩纪;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构造抬升过程发生在三叠纪晚期(211Ma).由于西大别晚三叠世构造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出露过程有关,因此,大悟杂岩的变形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抬升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科学问题.同时,由于大悟杂岩中的多数构造面理和线理形成于区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据此推断西大别三叠纪晚期的变形发生在造山晚期-后造山背景下,伴随着地壳和岩石圈的大规模伸展与减薄.
推荐文章
新疆扎河坝地区蛇绿岩带形成环境及其地质意义
蛇绿岩
大地构造
超镁铁质岩
蛇纹石化
新疆扎河坝
甘肃天水地区百花岩浆杂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岩浆杂岩
辉长岩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天水地区
辽西台里地区新太古代片麻岩杂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
片麻岩杂岩
深熔作用
混合岩
陆壳再造
新太古代
台里地区
黑龙江杂岩带的形成演化及地质意义
黑龙江杂岩带
嘉荫—牡丹江缝合带
佳木斯地块
松嫩地块
中国东北
古亚洲洋南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悟杂岩的形成和抬升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大悟杂岩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40Ar-39Ar定年 陆内变形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5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88.1|P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7011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建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7 390 8.0 19.0
2 马立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0 382 8.0 19.0
3 施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64 1910 21.0 42.0
4 郑光高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3)
共引文献  (451)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8(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悟杂岩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40Ar-39Ar定年
陆内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双月刊
1671-5888
22-1343/P
大16开
195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4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