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伤寒论》中有关烦躁条文进行分析,从六经辨证角度总结烦躁辨治规律.烦躁的病因为感受外邪、医者误治、饮食劳倦、其他因素.从六经辨治烦躁,太阳烦躁证之实证见于外寒里热证、太阳蓄水证、阳郁于里证、水热互结证、津伤热盛证,分别予大青龙汤、五苓散、麻黄汤、大陷胸汤、白虎加人参汤或调胃承气汤之类;其虚证见于心阳虚证、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及邪盛正溃证,分别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和先予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再芍药甘草汤复其阴;阳明烦躁证见于热盛于里证、燥热内结证,用白虎加人参汤、承气类;少阳烦躁证用小柴胡汤;少阴烦躁证见于寒浊上扰证、阴虚生热证及阳脱阴竭寒热格拒证,用吴茱萸汤、猪肤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厥阴烦躁证见于阳虚阴盛证,治以灸厥阴经,用四逆辈.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略论《伤寒论》烦躁证治
烦躁
辨证论治
<伤寒论>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
《伤寒论》
治则
治法
祛邪八法
《伤寒论》脾约证浅论
脾约
临床应用
经验总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烦躁证治探赜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烦躁 六经辨证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6.29
字数 4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17.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海云 14 70 6.0 8.0
2 时良玺 12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烦躁
六经辨证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