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基础隔震结构初始局部破坏引起的动力效应和动力效应影响区域,本文采用瞬时卸载法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动力连续倒塌分析.使用SeismoStruct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发生局部失效后的结构与原结构的梁端弯矩比、柱轴力比、梁内轴力及支座位移为指标,分析了动力效应作用区域.研究表明,角部构件失效后上部节点的竖向位移较大,更容易发生连续倒塌;局部构件失效后对剩余结构产生的影响以失效点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对相邻短跨方向构件的动力影响大于长跨方向构件;由于隔震支座失效使隔震层抗侧刚度减弱,所以相比底层柱失效,隔震支座失效会使隔震层产生较大的位移.
推荐文章
结构-地震动双随机的隔震结构倒塌鲁棒性分析
双随机
连续倒塌
鲁棒性
可靠度
隔震结构
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基础隔震结构
地震波峰值
基本周期
能量反应
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
组合隔震系统
基础隔震结构
地震波峰值
基本周期
能量反应
隔震板柱结构-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
土-结构相互作用
隔震
板柱结构
地震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础隔震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效应及其作用区域分析
来源期刊 特种结构 学科
关键词 连续倒塌 作用区域 动力非线性分析 基础隔震结构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抗震防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3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永峰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02 1766 19.0 27.0
5 徐天妮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 11 29 3.0 5.0
6 段好才 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续倒塌
作用区域
动力非线性分析
基础隔震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结构
双月刊
1001-3598
11-1943/T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
82-3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7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