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铜业工程       
摘要:
试验研究了从铜阳极泥酸浸液中回收铜和碲的方法,采用AD-100高效铜萃取剂进行萃取铜试验,分析了水相初始pH、 相比、 萃取剂浓度等对铜萃取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即初始pH2.5、A:O为2:1、 萃取剂体积浓度为25%、 振荡10min时铜的萃取率达92.62%;且萃取过程中每个Cu2+与两个萃取剂分子结合形成AD2Cu.以亚硫酸钠直接还原除铜后液中的碲,分析了Na2SO3添加量、 反应温度、 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对碲还原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Na2SO3添加量为20g/L、 反应温度90℃、 搅拌速度400r/min、 反应50min时碲的还原率可达99.48%,且碲以二氧化碲的形式得到回收.
推荐文章
从铜阳极泥中回收碲研究现状
回收
铜阳极泥
方法
铜铅阳极泥中碲的综回回收利用工艺研究
铜阳极泥
铅阳极泥
综回回收利用
碲回收
从铜阳极泥中氧压浸出有价金属试验研究
铜阳极泥
加压浸出
有价金属
回收
铜阳极泥氧压酸浸脱铜试验研究
氧压酸浸
铜阳极泥
预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铜阳极泥酸浸液中回收铜和碲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铜业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铜冶炼 阳极泥 浸出 回收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提取冶金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81|TF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庆伟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8 162 7.0 11.0
2 吴星琳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8 2.0 2.0
3 廖广东 5 5 1.0 2.0
4 张亨峰 3 5 1.0 2.0
5 王珊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冶炼
阳极泥
浸出
回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铜业工程
双月刊
1009-3842
36-1237/TF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高新区昌东大道7666号
1984-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1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1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