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仪对油页岩、碱性木质素二者的单独样和混合样进行常压热解实验,对两者的混合共热解特性以及协同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理论值与实验值对比以及RMS指数分析,发现两者仅在高温热解区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升温速率越小的试样,反应越彻底,质量损失率也最高;反之产生热解滞后现象;两者的混合热解质量损失峰整体都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向高温一侧移动,但整体变化不大.CH4、CO、芳环结构化合物的气体析出浓度与升温速率成正比关系;其他产物均为不规律变化.碱性木质素在热解终温为900℃时的半焦表面存在气相产物扩散未果而形成的鼓泡状小颗粒;而油页岩热解已接近完成,所得半焦未见鼓泡状小颗粒,整体平坦圆滑,存在大量的空隙;随着混合样品中油页岩所占比例的减小,热解所得半焦开始发生破碎现象,孔隙增大,鼓泡状小颗粒分散且形态变小,表面粗糙度降低,半焦表面亮度增加.
推荐文章
纤维素与木质素共热解试验及动力学分析
纤维素
木质素
共热解
动力学分析
木质素结构及热解特性
木质素
结构分析
快速热解
热裂解特性
热解温度对木质素与废旧橡胶催化共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
木质素
废旧橡胶
热解温度
催化共热裂解
热重分析
热解气质联用分析
木质素慢速热解机理
热重分析
木质素
热解机理
红外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性木质素与油页岩共热解及协同作用的分析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碱性木质素 油页岩 共热解 协同作用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6
字数 4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7.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碱性木质素
油页岩
共热解
协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