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针对目前航天技术发展对动力提出的要求,参考国外提出的空间核动力系统设计,提出了新型兆瓦级空间热管反应堆核动力系统概念设计.堆芯为金属锂热管冷却、石墨慢化热中子反应堆,采用转鼓控制反应性,堆芯热量通过热管导出.与国外热管反应堆设计方案中燃料棒与热管相间布置方案不同,本文采用了热管-燃料复合元件,即燃料包裹于热管外壁面.能量转换采用以氦氙混合气体为工质的布雷顿动态热电转换.系统废热通过钠钾合金冷却回路传递到钾热管辐射板,通过辐射换热释放入太空.对热管反应堆堆芯物理及热工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热管辐射板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热管反应堆堆芯在设计功率下满足相应安全性要求,同时热管辐射板具有足够的能力将系统废热导出.
推荐文章
兆瓦级风电机组风力桨叶多学科设计优化
风力桨叶
多学科优化设计
混沌优化算法
气动性能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主动偏航特性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主动偏航
固有频率
100kWe级空间快堆核电源系统仿真平台开发与应用
空间核动力
仿真平台
事故分析
设计优化
主动偏航过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失稳振动特性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
主动偏航
运动学特性
摩擦
失稳振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兆瓦级空间热管反应堆动力系统概念设计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空间核动力 热管反应堆 布雷顿转换 钾热管辐射板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热工与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60-21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3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7.51.12.21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76 810 13.0 21.0
2 秋穗正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71 777 13.0 19.0
3 田文喜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05 422 9.0 16.0
4 刘逍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5 8 2.0 2.0
5 张文文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9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间核动力
热管反应堆
布雷顿转换
钾热管辐射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