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维度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关切和社会功能,决定了它作为理论形态公共意识的本质.人的公共存在以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形式表现出来.建构民族国家共同体,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以公共文化的形式凝聚合力,促进社会真实共同体及其公共性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探索超越单纯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模式,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借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立足其公共意识本性,在促进社会公共性建设中实现自身繁荣发展.
推荐文章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方法探究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新媒体融合
融合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
哲学社会科学要引领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科学
和谐社会
理论成果
理论创新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繁荣
哲学
社会科学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
对工科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
工科院校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公共意识的哲学社会科学
来源期刊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公共意识 共同体 公共性 马克思主义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5
页数 9页 分类号 B016.98
字数 112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91 922 14.0 29.0
2 陈忠炜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 7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哲学社会科学
公共意识
共同体
公共性
马克思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双月刊
2095-5804
10-1136/C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7层
82-41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13
论文1v1指导